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学法用法,生活不吃亏

收集常用法规,供镇雄老乡使用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第七节 证据保全

第一百零七条 对下列物品,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依法扣押或者扣留:


(一)与治安案件、违反出境入境管理的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


(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规定适用扣留的车辆、机动车驾驶证;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等法律、法规规定适用扣押或者扣留的物品。


对下列物品,不得扣押或者扣留:


(一)与案件无关的物品;


(二)公民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三)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合法占有的财产。


对具有本条第二款第二项、第三项情形的,应当予以登记,写明登记财物的名称、规格、数量、特征,并由占有人签名或者捺指印。必要时,可以进行拍照。但是,与案件有关必须鉴定的,可以依法扣押,结束后应当立即解除。


第一百零八条 办理下列行政案件时,对专门用于从事无证经营活动的场所、设施、物品,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依法查封。但对与违法行为无关的场所、设施,公民个人及其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不得查封:


(一)擅自经营按照国家规定需要由公安机关许可的行业的;


(二)依照《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可以由公安机关采取取缔措施的;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等法律、法规规定适用查封的其他公安行政案件。


场所、设施、物品已被其他国家机关依法查封的,不得重复查封。


第一百零九条 收集证据时,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


抽样取证应当采取随机的方式,抽取样品的数量以能够认定本品的品质特征为限。


抽样取证时,应当对抽样取证的现场、被抽样物品及被抽取的样品进行拍照或者对抽样过程进行录像。


对抽取的样品应当及时进行检验。经检验,能够作为证据使用的,应当依法扣押、先行登记保存或者登记;不属于证据的,应当及时返还样品。样品有减损的,应当予以补偿。


第一百一十条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


先行登记保存期间,证据持有人及其他人员不得损毁或者转移证据。


对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应当在七日内作出处理决定。逾期不作出处理决定的,视为自动解除。


第一百一十一条 实施扣押、扣留、查封、抽样取证、先行登记保存等证据保全措施时,应当会同当事人查点清楚,制作并当场交付证据保全决定书。必要时,应当对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的证据进行拍照或者对采取证据保全的过程进行录像。证据保全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二)抽样取证、先行登记保存、扣押、扣留、查封的理由、依据和期限;


(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四)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的名称、印章和日期。


证据保全决定书应当附清单,载明被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的场所、设施、物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特征等,由办案人民警察和当事人签名后,一份交当事人,一份附卷。有见证人的,还应当由见证人签名。当事人或者见证人拒绝签名的,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在证据保全清单上注明。


对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录音带、录像带,在扣押时应当予以检查,记明案由、内容以及录取和复制的时间、地点等,并妥为保管。


对扣押的电子数据原始存储介质,应当封存,保证在不解除封存状态的情况下,无法增加、删除、修改电子数据,并在证据保全清单中记录封存状态。


第一百一十二条 扣押、扣留、查封期限为三十日,情况复杂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延长扣押、扣留、查封期限的,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对物品需要进行鉴定的,鉴定期间不计入扣押、扣留、查封期间,但应当将鉴定的期间书面告知当事人。


第一百一十三条 公安机关对恐怖活动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采取冻结措施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向金融机构交付冻结通知书。


作出冻结决定的公安机关应当在三日内向恐怖活动嫌疑人交付冻结决定书。冻结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恐怖活动嫌疑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二)冻结的理由、依据和期限;


(三)冻结的账号和数额;


(四)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五)公安机关的名称、印章和日期。


第一百一十四条 自被冻结之日起二个月内,公安机关应当作出处理决定或者解除冻结;情况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延长冻结的决定应当及时书面告知恐怖活动嫌疑人,并说明理由。


第一百一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退还财物,并由当事人签名确认;不涉及财物退还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解除证据保全:


(一)当事人没有违法行为的;


(二)被采取证据保全的场所、设施、物品、财产与违法行为无关的;


(三)已经作出处理决定,不再需要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的;


(四)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的期限已经届满的;


(五)其他不再需要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的。


作出解除冻结决定的,应当及时通知金融机构。


第一百一十六条 行政案件变更管辖时,与案件有关的财物及其孳息应当随案移交,并书面告知当事人。移交时,由接收人、移交人当面查点清楚,并在交接单据上共同签名。

  


查看全文>

上一内容: 第六节 辨 认

下一内容:第八节 办案协作

找客服

有疑问找客服!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