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学法用法,生活不吃亏

收集常用法规,供镇雄老乡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六条 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农药、兽药和保健食品广告,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进行审查的其他广告,应当在发布前由有关部门(以下称广告审查机关)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未经审查,不得发布。


第四十七条 广告主申请广告审查,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向广告审查机关提交有关证明文件。


广告审查机关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作出审查决定,并应当将审查批准文件抄送同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广告审查机关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批准的广告。


第四十八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伪造、变造或者转让广告审查批准文件。


第四十九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履行广告监督管理职责,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对涉嫌从事违法广告活动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二)询问涉嫌违法当事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其他有关人员,对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进行调查;


(三)要求涉嫌违法当事人限期提供有关证明文件;


(四)查阅、复制与涉嫌违法广告有关的合同、票据、账簿、广告作品和其他有关资料;


(五)查封、扣押与涉嫌违法广告直接相关的广告物品、经营工具、设备等财物;


(六)责令暂停发布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涉嫌违法广告;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权。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广告监测制度,完善监测措施,及时发现和依法查处违法广告行为。


第五十条 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大众传播媒介广告发布行为规范。


第五十一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规定行使职权,当事人应当协助、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第五十二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其在广告监督管理活动中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第五十三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权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投诉、举报违反本法的行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开受理投诉、举报的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接到投诉、举报的部门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并告知投诉、举报人。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权向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举报。接到举报的机关应当依法作出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告知举报人。


有关部门应当为投诉、举报人保密。


第五十四条 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对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以及其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依法进行社会监督。

查看全文>

上一内容: 第三章 广告行为规范

下一内容:第五章 法律责任

找客服

有疑问找客服!

点击关闭